第2520章 太老旧了 (1 / 2)
看书哩kanshuli.com
周海琼翻开工程师排班表。
笔尖在“庆市”“杭市”两个区域上画了圈:“庆市派3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
明天跟设备一起走,确保3天内装完。
杭市派2名,等设备到了立刻进场。
顺便把‘老年模式’的门禁操作指南带给业主,现场教他们使用。”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我们还针对23、24日业主反馈的‘门禁操作复杂’问题。
优化了‘老年模式’的语音控制功能。
现在说‘开门’‘呼叫物业’就能操作,误差率不到1%。
刚才在实验室测过了,很稳定。”
苏羽昕点点头。
目光扫过需求表上的“储备设备”一栏:“趁着华龙混乱,我们要抓紧拓新。
储备设备必须跟上。
让厂家预留100套智慧门禁、50套应急呼叫器、20套医疗设备。
放在广市、庆市、杭市三个仓储点。
确保每个区域都有应急储备,别因为设备短缺耽误签约。”
“我已经跟厂家谈好了。
预留的设备会在12月30日前到位。
仓储点的管理人员也安排好了。
24小时待命,随时能调货。”
周雨薇拿出一份《设备储备协议》。
上面明确写着厂家的供货时限和违约责任。
“另外,我们还跟厂家谈了长期合作价。
智慧门禁的成本降低了18%。
应急呼叫器降低15%,医疗设备降低12%。
能为公司节省不少开支。”
正说着,周海琼的手机响了。
是庆市分公司的工程师打来的。
说24日安装的智慧门禁已经有业主反馈“好用”。
甚至有业主拍了刷脸开门的视频发在业主群里,引来不少邻居点赞。
“你看,好的服务就是最好的宣传。”
周海琼挂了电话,笑着对苏羽昕说。
“我们可以把业主拍的视频收集起来。
剪辑成‘业主真实反馈’短片,发给待合作小区。
比我们自己说一百句都管用。”
苏羽昕立刻点头:“让市场处负责收集。
林晚晴和李勇分别牵头华东、西南区域。
把业主反馈整理成案例。
月底前要出第一期‘黎光业主故事’。
重点突出医疗服务和智慧设备带来的便利。”
下午四点,信息处处的实验室里。
以岑知夏为首的工程师们,正围着一台智慧门禁调试“老年模式”。
屏幕上的字体已经放大到24号,背景换成了柔和的米黄色。
按下“老年模式”按钮后。
还会有语音提示:“请对准摄像头。
正在识别面部”“识别成功,门已打开”。
周海琼蹲在地上,看着一位退休的老工程师——
特意从华南分公司请来的业主代表,测试门禁操作。
老工程师戴着老花镜,按照语音提示,顺利完成了刷脸开门。
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这个好!
之前那个门禁字太小,我看不清楚。
这个语音提示很清楚,操作也简单。
我们老年人用着方便。”
“您觉得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吗?”
周海琼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比如语音的语速、字体的颜色。
或者想增加什么功能?”
老工程师想了想,说:“要是能加个‘紧急呼叫’按钮就好了。
万一在门口摔倒了,能直接呼叫物业,不用再掏手机。”
周海琼立刻让工程师在门禁侧面加了个红色的紧急呼叫按钮。
测试后,按下按钮不到10秒。
物业值班中心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您看,这样可以吗?”她笑着问。
老工程师连连点头:“太好了!这样我们就更放心了。”
旁边的工程师小周拿着平板电脑。
展示着应急呼叫器的迭代方案:“我们还优化了应急呼叫器的续航。
之前充一次电用7天,现在能用到15天。
还加了定位功能。
业主在小区里任何地方按下呼叫器,物业都能精准找到位置。
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安全更有保障。”
周海琼看着迭代后的设备,心里有了底:“这些优化要在12月底前完成。
1月开始批量生产,明年所有新签约小区都要用新设备。
另外,成本控制得怎么样?之前要求降低15%,能做到吗?”
“能!”
小周指着成本核算表,“我们跟芯片厂家谈了批量采购。
又简化了部分非必要功能。
现在智慧门禁的成本降低了18%,应急呼叫器降低16%。
比预期的还要好。”
周海琼满意地点头。
拿出手机给赵长天发了条带视频的微信:“赵总,智慧设备‘老年模式’和应急呼叫器优化完成。
成本也控制住了,业主测试反馈很好。
1月就能批量生产,不影响明年拓新。”
赵长天看到消息后回复:“很好!让信息处把迭代后的设备参数和业主反馈整理成手册,发给各分公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作为明年拓新的核心卖点之一。”
下午四点半,赵长天的办公室里。
林晚晴和李勇坐在对面的沙发上。
面前的茶几上放着各自区域的拓新计划表。
林晚晴的计划表上,杭市区域除了三个解约小区。
还标注着“萧山绿城小区”
“余杭翡翠湾”两个待合作目标。
用荧光笔标着“月底前重点突破”。
李勇的表上,庆市区域则列着“渝北龙湖小区”
“巴南万达小区”。
旁边写着“业主关注设备质保,需带原厂证书现场讲解”。
“你们两个负责的区域还有多少待签约的小区?
月底前能不能再各签2个,给今年收个好尾?”
赵长天看着两人,语气里带着期待。
林晚晴立刻点头,翻开计划表:“杭市的三个解约小区月底前能签完。
萧山绿城小区的业委会主任昨天跟我联系。
说想周末看我们的医疗站和‘四点半课堂’。
只要他们满意,就能签。
余杭翡翠湾小区已经看过我们的合规案例。
就等我们出具体的服务方案,下周就能谈。
月底前签2个没问题。”
李勇也跟着说:“庆市的渝北龙湖小区。
业主代表明天会来我们的设备仓库复检。
只要他们确认设备没问题,就能签。
巴南万达小区之前跟华龙谈过。
现在华龙出事了,他们主动找我们。
我已经把设备质保书和服务方案发过去了。
下周就能见面谈,月底前2个目标也能完成。”
赵长天看着两人自信的样子,点点头:“很好!
但你们要记住,不能只追求数量。
服务质量一定要跟上。
比如杭市的医疗站,落地后要定期回访业主,收集反馈。
庆市的设备,安装后要给业主做使用培训。
尤其是老年业主,要确保他们会用。”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华龙现在处于混乱期。
我们要抓住机会,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要通过优质服务把业主留住,让他们成为我们的‘活广告’。”
“您放心!”
林晚晴和李勇异口同声地回答。
林晚晴拿出手机,展示着杭市团队制定的“服务回访表”。
上面详细记录了医疗站落地后的回访时间、回访内容。
甚至包括业主的饮食偏好。
李勇则掏出设备培训手册,里面有图文并茂的操作指南。
还有针对老年业主的“一对一培训”计划。
赵长天看着两人准备充分的样子。
满意地点头:“那就按你们的计划来,有问题随时跟我沟通。
月底前我们再开一次总结会。
看看能不能超额完成目标,给明年开个好头。”
约谈结束后,林晚晴和李勇立刻拿着计划表离开,脚步匆匆——
显然是要赶回去安排后续工作。
赵长天走到落地窗前,看着楼下停车场里渐渐增多的车辆——
知道各部门都在为年末的最后冲刺忙碌着。
这时,手机响了,是林悦打来的。
电话里传来她清脆的笑声:“天哥,晚上有时间吗?
一起吃火锅啊!”
赵长天嘴角不自觉地扬起来:“应该有时间,我处理完手里的事就过去。”
结束通话后,赵长天继续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
忙碌的同时,也期待着与林悦晚间的甜蜜约会。
翌日,早晨八点半。
赵长天精神抖擞的坐在办公室里。
指尖夹着的香烟已燃至烟蒂。
灰烬簌簌落在摊开的《华龙物业内部异动报告》上。
他盯着报告里“张伟被查后——
杭市分公司5名核心经理集体递交辞呈”的红色批注。
指节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这是钱少华凌晨三点从华龙内部渠道扒来的最新消息。
字里行间藏着的,是黎光撕开华东市场的最好机会。
赵长天按下内线电话:“羽昕,把华东区域的拓新地图调出来。
还有林晚晴和孟昭明的行程表。
十分钟后到我办公室。”
他掐灭烟蒂,起身走到落地窗前。
指尖划过玻璃上凝结的水汽,在“杭市”的位置画了个圈。
昨天刘华涛停职的内部文件刚传到他手里时。
他就知道,这场针对华龙遗落资源的争夺战,不能等。
很快,苏羽昕抱着平板电脑走了进来。
她将平板递到赵长天面前。
屏幕上的华东地图,已用不同颜色标注出目标小区——
“西湖区紫金港花园、余杭区绿城兰园。
这两个是华龙之前跟进了三个月的意向单。
业主委员会上周还在跟华龙谈细节。
宁市鄞州万达小区是咱们的老客户。
明年的续约意向本来就高。
就是业主群里最近在吐槽快递代收的问题。”
赵长天指尖点在“紫金港花园”的标注上。
眉头微蹙:“华龙的人没盯这两个小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钱少华凌晨确认过。
负责这两个小区的客户经理已经离职了。
华龙杭市分公司现在乱成一锅粥,没人接手。”
苏羽昕补充道,“林晚晴已经带着文件去机场了。
孟昭明一早从宁市出发,应该快到鄞州了。”
赵长天点头,指尖在屏幕上滑动。
突然停在“紫金港花园”的业主构成数据上:“老年业主占比62%?”
“对,所以林晚晴特意带上了黎光杭市分公司‘四点半课堂’的筹备视频。
还承诺30天内落地医疗站——
这是咱们之前在广市试点过的模式。
老年业主反馈特别好。”
苏羽昕说着,调出一段视频。
画面里几个穿着黎光工服的员工正在布置儿童活动室。
旁边的医疗站里,医生正给老人测血压。
赵长天盯着视频看了几秒。
突然抬头:“让郑军把昨天拟的新签约合同模板发一份给林晚晴。
特别标注‘医疗站设备采购由黎光全权负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