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哩kanshuli.com

夏长海迷迷糊糊地睁开眼,打了个哈欠。

“我说赵哥,你也太早了吧。”

夏长海用勺子搅动着大铁锅里的面条,

“这天还没亮呢,我就算是神仙也挖不到参呀!”

赵二溜挠了挠后脑勺,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这是他头一回进山挖参,太过兴奋,竟忘了放山和打猎不同,讲究可多了。

有些讲究的放山人,不是大晴天都不会进山。

用他们的话说,挖参是跟山神换饭吃,得用自己的福分去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个人的福分有限,

所以,得把所有不利因素都排除掉。

看着赵二溜这副模样,夏长海也没再责怪他。

“自己盛吧,时间太早,就随便吃点面条垫垫肚子。”

“成!”

赵二溜连忙起身去拿筷子和碗。

可他的动作没夏长海那么麻利。

夹面条时小心翼翼,生怕撒出来。

其实,这才是该有的样子。

二三十年后,面条算不上什么好东西,有人甚至拿面条喂狗。

但在80年代,这种由精粮做成的特殊食物,一般家庭可享受不到。

只有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有喜事时,才会煮上一些,

还得先紧着老人、孩子吃,大人只能在一旁看着。

也就夏长海这小子,赚钱容易,又有后世的记忆,才不在乎这些。

吃到一半,王喜栋从那头绕了过来,

一同加入了“吃面大战”。

吃完早饭,夏长海又弄了些棒子面和白菜给几条猎狗。

白菜的量几乎和棒子面一样多。

这些日子为了尽快解决地窖里储存的蔬菜,

李聪梅几乎顿顿煮白菜、水煮萝卜,夏长海都快吃腻了,

让猎狗分担一些,他就能少吃一点。

刚好帮猎狗清清肠胃,整个冬季肉食不断,

几条猎狗肉眼可见地圆润了不少,这样打猎才更得力!

猎狗要是掉了膘,品种再好也没用!

收拾妥当,三人直奔那老榛子所在的山洼地。

目标明确,又多了个帮手,这次的效率定然是上次的数倍。

三人从早上8点一直忙活到12点,总算将这片老榛子林搜了个遍。

有没有疏漏,夏长海不敢保证。

他无法再去重复检查赵二溜和王喜栋负责的区域。

不过,看着眼前的收获,夏长海已然十分满足!

本来就是山中的财富,哪有全部挖光的道理。

整整5苗“棒槌”!

一苗二品叶,两苗三品叶,一苗四品叶,还有一苗五品叶!

虽未发现第二苗六品叶,但这也在夏长海的预料之中。

或者说,他本以为能挖到一苗四品叶就谢天谢地了,

没想到还能挖到一苗五品叶!

两世为人的夏长海,仅仅在远东地区目睹过一次两苗六品叶人参生长在老榛子林里的情形。

况且,那片老榛子林的年代可要比眼前这片久远得多。

据保守估计,其历史至少有200年。

夏长海不太清楚,是否如老一辈人常说的那般,是因为灵气有限。

但眼前的事实的确如此。

与夏长海的感慨截然不同,身旁的赵二溜此刻内心思绪纷繁。

他凝视着眼前整整5苗人参,整个人都惊呆了。

尽管心里早已有所准备,可当真正面对这5苗人参时,他依旧觉得如同置身梦境。

不是说这东西极其稀少,千年都难以遇到一苗吗?

怎么到了夏长海手里,就像地里的萝卜一样,一个接一个地被挖出来?

半天时间就挖到了5苗人参,照这样下去,一年下来。

还用得着去打猎,还用得着去上班吗?

只要进山一个月,就能舒舒服服地躺两年!

赵二溜越想越兴奋,他抬头环顾四周,

觉得这片山洼地,随便找找就能挖到人参,夏长海带自己来简直太明智了!

夏长海并不知晓赵二溜的心思,他拿起一个三品叶的参包子,递给赵二溜:

“拿回去给嫂子熬汤喝,每次放参须就可以了,别放太多,孕妇的身体承受不住……”

这可是如假包换的野山参,前几天两家人分着喝了一锅用二品叶人参炖的鸡汤,

大家都觉得浑身燥热,更不用说这三品叶的了。

而且,以赵二溜疼爱老婆的性子,肯定会把这参全部留给徐玉凤吃。

夏长海的心意是好的,只是这做法有点“凡尔赛”了!

“……嗯嗯!”

赵二溜双手接过参包子,没有放进挎兜,而是直接揣在了怀里。

将剩下的4苗人参收好后,夏长海三人一同下山,赵二溜回家,

他则和王喜栋直接坐车前往岭南。

就像夏长海完全没在意那三品叶人参一样,赵二溜也没有询问这些人参该如何分成。

这便是他们之间的默契!

也是夏长海愿意带着赵二溜的原因。

他不愿亏待别人,也不喜欢和斤斤计较的人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