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提点与收获 (2 / 2)
看书哩kanshuli.com
今日大公主请了不少京中小姐赏花,赏的兰花与睡莲。
春晓进入花园,被领到大公主面前,大公主今年已经二十四岁,是大皇子没出生前唯一活下来的孩子。
大公主的模样只能算是清秀,因像圣上多一些,长的并不出众,二十四岁在古代已经年老色衰,大公主的打扮偏暗色料子。
春晓大方的向大公主见礼,“臣女见过公主,愿公主长乐安康。”
大公主敏舒心里不喜杨春晓,父皇对杨春晓比她这个亲女儿好,心里再不喜,面上亲昵笑道:“快平身,大半年不见,假小子成了闺秀,本宫刚才差点没认出来。”
春晓站起身,看向封嬷嬷,“都是封嬷嬷的功劳,臣女才有今日的模样。”
大公主对封嬷嬷点头,“父皇的人都错不了。”
春晓当听不出大公主语气里的酸,笑着道:“嬷嬷的确能干的很。”
大公主招呼春晓上前,拉着春晓的手,“本宫听闻你有个表姐,今日怎么没一起带来?”
春晓懂了,隐瞒杨家消息的是大皇子,“表姐昨日与舅舅相见哭红了眼睛,臣女让她在家中休息。”
大公主拍了拍春晓的手,姿态亲昵,“田家能回京是幸事,本宫佩服你,你倒是真舍得。”
春晓闻到大公主身上的香气,目光看向大公主敏舒的荷包,笑了笑道:“臣女受到外公倾囊相授,只要外公能回京城,哪怕是舍命,臣女也是愿意的。”
大公主点了点头,“你是个重情义的好孩子。”
重情义好,大弟就需要重情义的人。
春晓语气忧愁,“只是表姐被点错鸳鸯谱,就是不知道柳家愿不愿意放表姐归家,臣女希望两家能和平解决。”
大公主笑意加深,“你这么重情义,愿望会实现。”
春晓一直等人上门告知她谁的手笔,现在大皇子跳出来,既然施恩于她,那就施恩的彻底一些。
又有一位小姐被引到花厅,春晓看过去被满头的珠光宝翠晃了眼,这位小姐身着织金锦做的衣裙,金钱的味道扑面而来。
封嬷嬷低声介绍,“这是吏部尚书的嫡幼女。”
春晓感慨一句,“吏部陶尚书的家底真厚实。”
瞧瞧陶小姐头上的珠翠,再看看织金锦的料子,满身金钱的气息,她一身行头只是人家的一个零头。
大公主敏舒没等陶姑娘行完礼,已经热情的派人扶起陶姑娘,“云雅,快来本宫身边坐下。”
陶云雅不客气大步上前,斜眼注视着杨春晓,“公主,她是谁?”
敏舒公主笑着介绍,“她就是名满大夏的杨春晓,你们年龄相仿,日后多来往。”
陶云雅语气骄横,“你就是杨春晓,长的也不怎么样。”
敏舒公主对春晓面露歉意,解释道:“这丫头心直口快,她的母亲是太后的亲侄女。”
春晓自从见过陶家的嫡长子,回来就询问过封嬷嬷陶尚书的家庭情况,并不意外陶云雅对她的恶感,
春晓抬手摸自己的脸,笑的坦荡,“容貌是爹娘给的,臣女对自己的容貌很满意,圣上夸过臣女的容貌周正大气,话说臣女像父亲甚好。”
陶云雅憋气,这人拿圣上压她,敏舒公主不喜欢杨春晓,更不喜陶云雅,这位比她这个公主在太后面前有脸面,没少下她面子。
敏舒公主摇着扇子,“你们小姑娘就是活泼,哎,本宫老了。”
春晓心里无语,二十四岁在现代风华正茂,结果在古代年老色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陶云雅不屑大公主,无权无势的理国公府,笑的不怀好意,“公主该抓紧要个孩子才是。”
春晓,“!!”
有肆意的资本就是好,说话都不用过脑子,嗯,一定是遗传了太后母族的基因。
敏舒公主捏扇柄的指尖发白,孩子是她的痛,压着心里的怒火,似笑非笑的道:“听说你的嫡长兄被敏慧郡主接回府上,哎呦,听说人瘦成了皮包骨,陶大人一直对外说陶大公子修身养性,原来是饿着修身养性法,本宫长了见识。”
陶云雅脸色一变,“都是下人苛待,家中并不知晓。”
敏舒公主转过头询问春晓,“当日杨姑娘也在现场,陶大公子瘦的只剩下骨头,是与不是?”
春晓把玩着手里的玉佩,“嗯。”
陶云雅黑着脸,她不明白为何父亲和母亲会留大哥的命。
春晓勾着嘴角,“说起来,陶大公子血液里流的也是皇家血脉。”
成王败寇,敏慧郡主为嘉和帝五子嫡女,敏慧郡主都好好的活着,圣上可能容不下书瑶公主,却留下孩子,当日陶大公子活下来就说明圣上的态度。
这些年圣上可以不管不问,现在闹的沸沸扬扬,有损的是圣上脸面,不知情的人只会认为是圣上授意。
春晓看向皇宫的方向,对于越来越重视脸面的圣上而言,现在还不知道如何恼火呢!
大公主敏舒脸色一变,只觉得杨春晓话里有话,这姑娘不仅聪慧还十分会揣摩父皇的心思,宫宴已经让她长了见识。
敏舒挥了挥手对着宫女道:“小姐们都到了,带陶姑娘去荷塘边。”
陶云雅傲娇的站起身,她也不愿意和大公主待在一起,斜了一眼杨春晓随着宫女离开。
大公主拉着春晓的手,直白的问,“你刚才的话是何意?”
春晓手腕被抓的生疼,转动手腕挣脱公主的手,用扇子挡脸压低声音,“慧敏郡主疼爱表弟,圣上一定甚是欣慰,都是皇家血脉打断骨头连着筋。”
大公主得到提点,瞬间想通关键,笑着站起身,“本宫要去更衣,杨姑娘自便。”
春晓点头起身往花园走,封嬷嬷凑上前,“姑娘,你”
春晓冷眼打断封嬷嬷的话,“嬷嬷,你我已经是一体,我好你才能好,最近嬷嬷做的一些事,让我十分不满。”
封嬷嬷心头一紧,她也清楚再也回不去皇宫,新主子心思太深,“老身明白。”
春晓这才满意去荷塘,今日来的都是未出阁的姑娘,春晓站在葡萄架子后,她没有上前的意思,远处姑娘们分了好几派。
她过去就是众人的靶子,现在就挺好,听着封嬷嬷介绍小姐们都出自哪家,从站位能看出家族的关系。
其中有几个众星捧月之人,吏部尚书家的陶小姐,沛国公府的小姐,两淮巡抚家的千金。
直到大公主再次出现,春晓才离开葡萄架子,她亦步亦趋的跟在大公主身边,大公主敏舒明显护着春晓,有人不服气春晓也只能干看着。
春晓一句提醒,换来大公主的全程维护,还认识了京中有名的小姐,今日花宴收获颇丰。
回到家,四公主已经从灵佛寺回来,一见春晓就面容古怪,“有人让我写了几篇大字,让你检查。”
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