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哩kanshuli.com

奶奶和李兰香没在刘芳家留宿,没等天黑,就让刘根来把她们送回了岭前村。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刘根来朝挎斗摩托努了努嘴儿,笑看着刘栓柱。

憋了大半年,终于等到刘栓柱大展身手的时候了。

进了十一月份,天一凉,刘根来每次都要蹬好几下,才能把挎斗摩托蹬开,昨晚降了点霜,挎斗摩托比平时更难启动。

刘栓柱似乎也有点预感,铆足了劲儿蹬了第一下,可挎斗摩托轰轰两声就没动静了。

刘根来也不说话,点了根烟往旁边一蹲,笑吟吟的看着刘栓柱忙活。

第二下,还是铆足了劲儿,挎斗摩托回应他的还是几声哼哼。

“你不是做啥手脚了吧?”刘栓柱脸上有点挂不住,开始找着借口。

等又蹬了七八次,累得有点大喘气的时候,刘根来上手了,只蹬了一下,挎斗摩托便轰轰启动。

“看看,一下就开,还得是你儿子我啊!”刘根来满脸都是坏笑。

“你是咋做到的?”刘栓柱检查着油门,满脑门子都是问号。

“我用的是巧劲儿。”刘根来胡咧咧着,“爹你还是瞪得少了,没把巧劲儿练出来,等下回我回家,你好好练练。”

“啥巧劲儿?别以为我不懂,你就是运气好,刚好赶上了那一下。”刘栓柱不以为意。

他一个没啥见识的农民哪儿知道啥叫预热?更别提发动机的启动原理了。

刘根来也没给他科普,说开了就没意思了,不如把蹬摩托车当成父子互动的保留节目。

这何尝不也是一种天伦之乐?

到了派出所,远远的,刘根来就看到大门口地面上的一溜儿煤面儿,等进了派出所,把车停到车棚里的时候,顺着煤面儿的方向望去,发现废弃食堂旁边多了一堆煤。

看煤堆大小,应该是一卡车。

又到要生炉子的时候了。

天还不算太冷,还没到零下,等上冻了,野猪放外面也不怕坏的时候,一定找个机会再去东北一趟,打打猎,过过瘾。

他来的有点早,办公室里冷冷清清的,一个人都没有,七点半左右,窗外传来一阵卡车声,车上拉的还是煤。

想了想,刘根来出了办公室,去了废弃食堂那边。

等卡车司机把煤卸完的时候,他凑上去,递了根烟,“师傅,一次买多少煤,卡车给送?”

“最少三吨。”卡车司机笑呵呵的接过烟,伸出了三根手指。

“郊外村里给送吗?”刘根来又问。

“送倒是能送,就是运费高点,你不嫌贵就行。”卡车司机答道。

“能送就好,运费不是问题,能不能留个联系方式?需要的时候,我找你帮忙。”刘根来要的就是司机这句话。

他要买的煤可不少,要是用板车一车一车的拉,得拉到猴年马月,还是用卡车方便,装满一大车,去郊外找个没人的地方一卸,他再收进空间就算齐活。

或者干脆直接用卡车把煤送进村……不行,这破车斗到处都漏,四九城的路这么平,煤面儿还掉一地,乡下路那么颠,等拉到村里,三吨剩两吨就不错了。

留下了卡车司机的联系方式,刘根来又回到了办公室,没一会儿,秦壮就来了。

“根来,看到煤面儿了没有?要生炉子了,以后,我就不用天天去打水了。”秦壮挺高兴。

这货也就这点出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