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章 三步掏空,狐狸出笼 (1 / 2)
看书哩kanshuli.com
夜风有些凉。
杨鸣靠着栏杆,点了根烟。
远处是维多利亚港,灯火通明,像一条发光的丝带。
他抽着烟,眺望着夜空。
天上没有星星,只有几片云,被城市的灯光映成暗红色。
从刘特作带他去见王储,提出做代理人,利润七三分。
那时候他就知道,刘特作肯定有别的目的。
那次游艇上的对话,刘特作说得很明白,帮王储洗钱,钱在香江转一圈,大部分回到王储手里,表面是投资亏损。
但杨鸣知道,肯定没有这么简单。
事实也证明,他猜的没错。
杨鸣从来不会等事情发生之后才去行动,于是他提前布局。
第一步,转移资产。
赵华玲的财务团队接管镜像后,开始悄悄把镜像的核心资产转移到香江众兴公司。
知识产权、版权、艺人合同、制作设备所有权,能转的全部转走。
表面上是“业务调整”“优化结构”,实际上是在掏空镜像。
这个过程很慢,用了三四个月。
第二步,两份上市准备。
柴峰的团队同时准备两套方案。
一套是镜像上市。
另一套是众兴上市。
两套方案几乎一模一样,只是主体不同。
一开始提交的的确是镜像影业上市方案,只不过在CCB调查之后,刘特作逼杨鸣交出股份,那段时间,方案就变成了众兴。
当时,公司结构调整的文件提交给律师事务所,而刘特作的律师并未核实母子公司变更。
刘特作觉得,他买了杨鸣的股份,杨鸣拿到了钱,一切都已成定局,他成为了第一大股东。
他以为自己控制了即将上市的公司。
但上市的不是镜像,是众兴。
他的61%,只是个空壳公司的股份。
第三步,媒体配合。
公关团队在外面不断放消息:“镜像影业即将上市”“镜像估值超过40亿”。
所有的报道都在说镜像,但仔细看,每篇报道里都提到“众兴”。
只是人们只记住了镜像,忽略了众兴。
刘特作也一样。
他每天看新闻,都是“镜像上市”,深信不疑。
直到钟敲响的那一刻,他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杨鸣深吸一口烟,慢慢吐出来。
烟雾在夜风中飘散。
他想起刘特作的脸。
那个胖子,精明,狡猾,以为自己是猎人。
结果发现自己才是猎物。
蔡锋已经收拾好,来到身后:“鸣哥,要休息了吗?”
杨鸣摇头,背对着他。
“你去休息吧。”
“是。”
蔡锋转身离开,关上门。
别墅里安静下来。
杨鸣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夜景。
他知道,还没结束。
刘特作不会善罢甘休。
被骗了这么多钱,被当成傻子耍,他一定会反击。
但杨鸣不怕。
他已经准备好了。
他等着。
平静地等着。
风暴会来,但他已经看到了风暴之后的晴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