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哩kanshuli.com

陈宇跟着阿姨穿过一个种满花草的庭院。

书房里,秦振声正戴着老花镜,伏在案上写着什么。

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身形清瘦,但脊梁挺得笔直,自有一股文人的风骨。

见陈宇进来,他放下毛笔,摘下眼镜,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

陈宇依言坐下,将茶叶轻轻放在茶几上:“秦老,一点心意。”

秦振生瞥了一眼,没说什么,只是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

没有客套,没有寒暄,气氛一瞬间有些凝滞。

直播间的观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完了完了,这气场,压力太大了!】

【秦老好像不高兴啊,看都没看礼物一眼。】

【宇神顶住!不要怂!】

秦振声喝了口茶,才缓缓开口,问的却不是音乐:“听口音,是江南人?”

陈宇点点头:“是的,苏城人。”

“父母是做什么的?”

“都是普通工人,已经去世了。”

一问一答,像是查户口,但陈宇没有丝毫不耐,回答得坦然而真诚。

秦振声沉默地观察着他,

良久,他才把话题转回正轨:“你对音乐,有什么看法?”

这个问题,很大,也很空。

可以谈技巧,可以谈流派,可以谈历史。

但陈宇知道,老人想听的不是这些。

他沉吟片刻,脑海中闪过无数典籍,最终定格在了一个两千年前的名字上。

“秦老,晚辈才疏学浅,斗胆说点个人浅见。”

陈宇的语气不卑不亢,“魏晋时,嵇康有篇《声无哀乐论》,晚辈很认同。”

秦振声浑浊的眼眸里,骤然闪过一丝精光。

嵇康?《声无哀乐论》?

这年头,还有年轻人会去读这种冷僻的古籍?

直播间的观众们更是一脸懵逼。

【声……啥玩意儿?宇神在说什么?】

【我靠,我百度了一下,这是古代的一篇哲学论文啊!讨论音乐本质的!】

【疯了吧?跟音乐家聊哲学?这不是对牛弹琴吗?】

【不,你们不懂!这才是真正的高手过招!秦老问的是‘道’,宇神回答的也是‘道’!】

陈宇没有理会外界的喧嚣,自顾自地说了下去:

“声音本身,只是宫商角徵羽的排列组合,它没有固定的情感。”

“所谓哀乐,并非声之本身,而是‘人心’感之于声。同一首曲子,春风得意的人听了,觉得是昂扬奋进;穷途末路的人听了,觉得是悲凉哀婉。”

“所以,晚辈认为,音乐的本质,不在于旋律多华丽,技巧多高超,而在于它是否能与‘人’产生共鸣,是否能触动听者内心最深处的情感。”

“音乐,当以人为本,以情为核。我们创作者,不过是提供了一个引子,一个载体,真正赋予音乐生命的,是千千万万的听众。”

“他们的人生,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喜怒哀乐,与音符交织在一起,才构成了真正的‘音乐’。”

他没有引经据典,却句句不离其宗。

秦振声端着茶杯的手,停在半空,久久没有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