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让惟庸当帝师 (1 / 2)
看书哩kanshuli.com
胡大老爷笑盈盈地看着众人,语出惊人:“第二条**政策,就是你们这些人!”
哗!
此言一出,所有皇子都站了起来,满脸震惊地看着胡大老爷。
连朱雄英也坐不住了。
“胡公,为何是我们?”
“我们是皇室成员,与国同荣共辱,怎么会成为**政策的对象?”
“哪有自己拆自己台的道理?!”
显然,这些年轻人对这样的说法并不认同。
不过,既然胡大老爷敢于说出来,那必然有他的依据。
“莫要过于激动,此事是你父皇一手造成的!”
“再者,就像之前免征功名人士赋税一样,陛下本意是好的。
”
“然而,最终却是好事变坏事!”
胡大老爷轻敲桌面,示意众人安静,待所有人都坐下后,缓缓说道:
“你们皆为皇家宗亲,按陛下政策,你们都将由国家财政供养。
”
“这是常理,毕竟你们身为朱家子孙,虽无缘登基,但富贵一生也属正常。
”
“可你们想过没有,你们的后代依旧需要国家供养,你们后代的后代亦然。
”
“假设每个宗室一年平均生育五子,五代之后,国家需供养多少宗亲?”
“这些开销究竟会有多大?回去慢慢算吧,自然明白为何此策如此危险!”
---
胡大老爷讲完这些话便转身离开。
今日授课到此结束,内容充实,值得肯定。
他对这群学生的表现颇为满意,拍拍屁股起身离去。
而皇子们彼此对视,仍沉浸在**。
这一堂课犹如打开了一扇新大门,让他们意识到,大明刚建立,隐患已然滋生。
谁能想到,如今的局面可能埋下未来危机?
尽管这些隐患尚未显现严重后果,但谁都清楚,绝非小事。
按照胡大老爷刚才的思路继续推演,便能明白其中蕴含的巨大风险。
“雄英,你的术算如何?我打算先算算胡先生留下的问题,我想知道,我们为何成了那个策略的一部分!”
一位年长的皇子拉住朱雄英,开始研究胡大老爷提出的问题。
读书人的事情,他们暂时搁置一边。
毕竟,他们还未及冠,即便长大成人,也不过被派往地方做个闲散藩王罢了。
对国策,他们虽有兴趣,却也有限。
但胡大老爷最后提到的内容,与他们息息相关。
他们必须搞清楚,为何成了那个策略的组成部分。
对于胡大老爷,他们心悦诚服。
这样有真才实学且敢言的人,确实难得。
有本事的人,他们向来敬佩。
因此,对于胡大老爷留下的问题,他们不敢轻视。
朱雄英本想离开,但既然皇叔开口,留下一会儿并无不可。
“既然皇叔有此要求,那我们一起算算吧!”
“我觉得胡先生的意思是,若我宗室人数过多,会拖累大明财政。
”
“但我一时也想不明白,我宗室为何如此庞大!”
“要不我们一起算算?”
于是,众皇子停下脚步,认真地计算起来。
对他们而言,高深的数学知识可能超出理解范围,但他们擅长处理简单的账目。
“父皇有二十子,若如胡公所言,每人生五子,第三代便有一百人。
”
“再每人又生五子,便有五百人,这不算多。
”
“即便到第五代,不过两千五百人罢了。
”
一位皇子率先算出结果,皱眉看向众人。
朱雄英闻言探头查看他的演算过程,很快察觉到其中的问题。
他只在自己纸上添了两笔,便倒抽一口凉气。
“皇叔,胡公并未算错,宗室确实会拖垮我大明。
”
“什么?真的?你如何得出的?”
旁边皇子急切询问,凑近查看。
朱雄英没有隐瞒,展示自己的演算纸,指着数字说道:
“我们先前只算新增人数,忘了即便到第五代,前代仍在世。
”
“而且,不可能每位宗室都只有五个儿子。
我十几位皇叔,成家者绝不止五子。
”
“更关键的是,越往后人数越多,我仅算百年,已至十万。
”
“十万宗室,耗费皆出自大明财税!”
“如此消耗,大明财政何以支撑?”
此话一出,众人盯着朱雄英纸上的数字沉默不语。
众人互看一眼,却无人开口。
朱雄英略感疑惑,随即明白过来。
原来这些问题,只需当皇帝的人考虑。
这些叔辈将来不过为地方藩王,怎会主动减俸?
朱雄英离开大本堂后,径直回到坤宁宫。
他自幼生活于此,如今依旧居住在此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