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要演苦肉计? (1 / 2)
看书哩kanshuli.com
展开的绢帛质地细腻温润,但霎时间吸引到少微的,是这绢帛上的字迹。
这是刘岐单方面的回信,少微昨日曾让窦拾一帮自己向刘岐传话,她有一事想托刘岐相帮。
她本是口头传话,刘岐却认真写下这一卷回信,信上字迹十分扎眼。
少微曾见过刘岐写字,在武陵郡时,中毒的刘岐抄下她口述的解毒药方,彼时他所书是为时下最常见的隶体,比起旁人笔下的古朴稚拙,他的字迹尤其骏爽整洁,显然是经过书法大家改良后的新隶,已令少微感到一种人有我无的眼红。
此时这绢帛上的字迹与那次却又不同,是将草书与隶书融为了一体,既有隶体的笔意,结字却又灵动变化,轻盈烂漫,好不漂亮。
少微不缺鉴赏的能力,乍然被这字体惊艳到,一瞬间都没顾得上看他写了什么内容。
回神之际,少微疑心此人是刻意炫耀,但没有证据。
而她有求于人,就当他是炫耀,且容他炫耀一回好了。
少微忍下那一丝被挑衅之感,认真去读字中意。
她托刘岐相帮之事是代为打听青坞与姬缙的下落,她虽不知刘岐暗中势力全貌,但已知他消息灵通,显然手下暗桩不少。
但这些只是她请他相帮的原因,而非挟持他的理由,少微描述罢青坞二人的籍贯年岁样貌后,又向窦拾一补充交待,若刘岐觉得哪里不便,只管明言拒绝,她不会因此记恨。
刘岐未曾拒绝,他在信上明言,今日已让人传书去往陈留郡打探此二人踪迹。
此外,又与少微说了些近日京中各方动向,以便她了解局面。少微通过他字里行间的直白分享,甚至隐约能够分辨出他在京中的暗桩分布。
最后,他提了一句自己,说近日一切皆好,府中眼线层出不穷,今日捉鬼,明日杀贼,好不热闹。
这一句是为了回应少微通过窦拾一传达的问候,问候的动机是不想让话题太干巴巴、显得她不通礼节人性。
放下绢帛,少微自取来笔墨与草纸,盘坐写画,整理近日所得消息与思绪。
其他附带的消息不提,她最在意的只有赤阳,此人自上巳节大祭之后,便很少出现在人前,只隔日去往仙台宫处理诸事,其余时间都在仙师府中,据说是春日花粉日光太盛,使其体肤脆弱易病,需要多加休养。
但家奴另有朴实看法,他认为赤阳是被花狸气得怪病复发。
家奴分析,此人表面上无悲无喜,背地里却手段凶残,可见是逆我者亡的傲慢心性。花狸在长陵一捷,他虽全身而退,原本以为万无一失的计谋却也彻底落空,单是花狸没死这件事,已足以给他造成预想失控的冲击。
未能将他气得重病不起实在是一桩憾事,但少微由此开始留意他身上的怪病,家奴探明,赤阳的怪病需要每日服药压制,少微便让家奴试着能不能弄来赤阳在用的药方。
她只为克敌,不论手段高低,只要是对方的弱点,她都要尝试掌控,这是捕食者必备的嗅觉天性。
因此非但要尝试拿到药方,也已让人去往赤阳的师门一带仔细探查他的底细、与他有关的一切。
少微笃定赤阳近日除了在休养,必然也在思索要如何对付她,他胜券在握的一击却未胜,下一次出手只会更谨慎更凶猛。
尽力防范之余,少微目标明确:尽快取得皇帝更多信任,分走赤阳更多权力,寻找其弱点,择时而动,不管用什么手段,务必将其扑入绝境。
少微手中写画的笔管如刀身,笔下不缺杀气,但回神之际,目光看向那绢帛,不免做了对比,结果令人拧眉之下,她将粗纸与绢帛都团成一团,丢入铜盆,引火焚之,管它美的丑的,一概烧作飞灰。
那绢帛即将燃尽时,末了只余“一切皆好”四字,而书下这四字之人,三日后却突然“不太好了”。
近日,少微在神祠中忙着熟悉太祝需要主持的各类祭祀事宜。
她尚在养伤中,郁司巫便不曾主动催促她,怕她熬坏了心神,会影响之后降神,反正一切琐事有她这个司巫来安排。
一向严苛的郁司巫在花狸身上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敬爱与溺爱。
少微却不依,非要将诸般事务尽快吃透,从前初来乍到一无所知且罢,但她如今已是太祝,旁人可以给她纵容,但她若就此装痴卖傻,时日一久,必会让人觉得她在降神之外一无所能,会认定她很好欺负。
且熟悉了诸事,掌控于心,才不会被人糊弄算计,这座神祠她也要务必驯服,才好尽可能地为她所用。
第一件事便是清查各方安插在神祠中的眼线,郁司巫高度配合此事,亲自带人排查,重新部署各处用人,凡有可能接触到花狸的,势必再三筛选。
花狸的安危是郁司巫的头等心事,除了神祠,郁司巫的目光也屡屡投向姜宅,花狸买回的那三名奴仆让她感到一言难尽,于是也不说什么,只默默送去两名健硕武婢,全当乔迁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两名武婢到了姜宅,最欢喜的要数小鱼。
家奴与墨狸时常忙得见不到人,一日,家奴外出返回,发现习武心切的小鱼偷偷去前院找了两名健奴请教功夫,家奴将她带回,罚跪了半炷香之久。
家奴言,她错有二,一是不该擅自和前院的人接触,二是不该独自和陌生男奴接触。
现下有了这两名武婢,小鱼便有了可日常作伴的武学师傅。
神祠中的人员清查调动仍在进行中,少微向郁司巫点名要了两个人,那是少微很早前就留意过的两名年长巫女,这二人负责神祠对外之事,常和太常寺下的各衙署之人打交道。
二人心惊胆颤地去见太祝,只当是日常太过嘴碎引起太祝怀疑,不料太祝看重的正是她们的嘴碎,从此后每隔两日便要召她们说一说各处消息,确实的、谣传的、正经的、不正经的都要听。
对于花狸这份胃口极大极杂的好奇心,郁司巫不理解但依旧溺爱尊重。
而见太祝当真爱听这些,那两名巫女日渐上心,将嘴碎一事由爱好变作正职,并暗自起了竞争之心,只看谁的消息更及时、更新奇。
这一日午后,少微看罢两卷文牍,拄腮打起了呵欠,于是召了此二人过来。
二人行礼跪坐,道出的头一个消息便叫少微一个激灵清醒过来:“太祝可听说了?方才听闻那位武陵郡王六皇子被人下了毒,如今凶多吉少了!”
少微顿时坐直,却不敢让声音太异样:“怎这样突然?”
“这些贵人们,说来贵重……”一名巫女叹息:“但在这长安城里,历来也是说出事就出事的。”
接下来的话,少微已听不太清,她看向半开的窗,克制着立即起身离开的冲动。
然而她与刘岐的往来见不得光,倘若甫一听闻他出事便离开,岂非暴露了她关心他的事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