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哩kanshuli.com

刘平压低声音:

“据企业员工反映,至少持续了两年多。”

两年多?

那就是张松林主政时期引进的项目!

李远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不仅是一起突发事故,更可能引爆整个开发区的环保隐患。

“立刻查封新辉化工,控制企业负责人!”

他转向秘书:

“通知应急、卫生、公安等部门成立联合指挥部,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就在这时,李远的手机响起。

屏幕上显示“王学文书记”。

电话那头,王学文的声音异常严肃:

“李市长,事情我已经知道了。我刚接到省委领导电话,要求我们务必稳妥处理,不能引发群体性事件。”

李远目光扫过周围情绪激动的村民:

“书记放心,我会妥善处理。”

挂断电话,李远立即做出部署:

首先由市财政先行垫付所有医疗费用;

其次调派消防车为受影响村庄配送清洁饮用水;

最后组织全市环保力量对开发区所有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

回到指挥部,李远召集紧急会议。

“各位,这是我市近年来最严重的环境事件。”

李远环视在场官员,

“现在最重要的是控制污染、救治群众,同时确保信息公开透明。”

宣传部长林雅立即接话:

“我们已经在官网开辟专栏,每小时更新处理进展,并安排记者全程跟进。”

会议进行到一半,公安局负责人匆匆走进来,在李远耳边低语:

“李市长,新辉化工的法人代表赵辉跑了!我们在机场拦截到了他,但他手里拿着……”

“拿着什么?”

“一份张松林副市长当年特批的环保豁免文件。”

李远心脏不受控制的狂跳了起来,事态正朝着最危险的方向发展!这件事不仅关乎环境污染,更可能牵扯出张松林时期的政商黑幕!

李远接过那份发黄的“环保豁免文件”,指尖感受到纸张的陈旧质感。

文件上盖着临州市政府公章,落款是“张松林”的亲笔签名,日期是三年前的6月。

内容大意是:新辉化工作为临州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在环评未完全达标的情况下,允许“先开工,后补手续”,并承诺“有关部门不得擅自检查干扰企业正常生产”。

“现场有多少记者?”

李远突然问。

“临州日报、市电视台都来了,省台记者也刚到。”

公安局负责人紧张地擦了擦汗。

“李市长,这事要是被媒体曝光......”

李远抬手打断,转向林雅:

“林部长,你怎么看?”

林雅脸上丝毫不见慌乱,语气镇定:

“两个选择,要么立即封锁消息,先把事件控制住;要么主动公开,把处置过程和结果全透明化。”

她顿了下。

“但我的建议是......选后者。”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等李远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