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哩kanshuli.com

作为大明锦衣卫指挥使,了解周边藩国内政情报也是分内之事,特别是像朝鲜这种依山傍水的国度,经贸往来本就频繁,自然情报更是多如牛毛了。

说起朝鲜,又称李氏朝鲜,其开朝国王李成桂,本是旧元达鲁花赤李子春的嫡长子。他与其父亲帮助高丽王朝恭愍(mǐn)王夺取双城总管府后,归附高丽,后来与元朝、红巾军、倭寇、女真等势力作战,战功显赫,不断获得提拔。

人嘛,一旦爬得太高,有了野心就收不住了。果然,在洪武二十一年,李成桂发动威化岛回军,掌握高丽政权,累官至门下侍中。等到了洪武二十五年,在群臣推举拥戴下,勉为其难登基为王。

李成桂自知得王不正,极力寻求获得大明的认可,当年就派遣使节前往大明,用厚礼讨好于明太祖。弹丸之地,改朝换代,朱元璋压根没放在眼中,让礼部回复道,“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称美,且其来远,可以本其名而祖之。体天牧民,永昌后嗣。”

李成桂奉旨除去高丽国名,遵用朝鲜之号,也就是李氏朝鲜的由来。

而现任朝鲜国王李芳远也是手段了得的狠人 ,年幼时便披甲上阵,助父亲夺取天下,建立了不世之功。只可惜他并非嫡长子,也不讨父亲喜欢。李成桂曾私下对旁人言,“此子虎目狼步,面带杀气,绝非良子。”

然后这朝鲜太祖就立了自己的八子,李芳硕为王世子,创造了一个怪异的继承氛围。

要知道立储之时,他只有十岁,这让帮助父亲打下天下的李芳远(27岁)情何以堪。

直到洪武三十一年,夺嫡大戏终于演变成了流血冲突,那一年李成桂重病在床,为保障国家稳定,在此时启动了一项革私兵的运动,试图解散所有王子的侍卫团,收归国有,统一训练,统一调配。

在中原,早已有此典故,就叫杯酒释兵权。此重任就交托给当时李成桂的心腹,郑道传操持。

而郑道传本就不是什么好鸟,之所以李成桂要革私兵,就是这货上贺正表笺用词“轻薄戏侮”,追究朝鲜方面责任,其后更点名要他去京师问责。

结果这老小子怕死装病不去,更怂恿李成桂攻辽犯明。在李芳远一众世子功臣强烈反对下才没有成真,不然现在估计也没朝鲜啥事了。

仗是没打成,但恐大明报复,厉兵秣马在所难免。这么一练兵,李成桂才发现自己的军队有多烂,别说攻辽犯明了,几个世子要是起兵谋反,他们都不一定挡得住。

贱贱的郑道传于是献上了革私兵的计策,一来强大国家军力,二来避免世子作乱的可能,真是一举两得。

但他也彻底激怒了隐忍多年的李芳远,终于,在一天夜里,李芳远召集部下,声称郑道传谋诛诸王子,在汉城起兵举事。他则是代天诛贼,当天夜里,将郑道传、沈孝生、南誾(yín)等郑道传一派先后斩杀。

王世子李芳硕及其同母兄李芳蕃、姐夫李济等皆遭杀害。李芳远对外宣称是郑道传动的手,结果谋逆之人,摇身一变成为了一等定社功臣,还被追加为一等开国功臣,出任右军节制使,掌握实权。

史称第一次王子之乱。

李芳远事后并未图谋王世子之位,而是让给了二哥李芳果,彰显自己的大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