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哩kanshuli.com

自从意识到两位“铁娘子”别苗头,可能是个机会,贤者曲就一直在琢磨利用这一点做点什么。

但他还远没有能力主动挑起事端,只能默默的静待时机出现,再顺势而为。

之前跟利亚姆谈到稀土供应的话题,想到了阿三后世种种众生平等式的离谱操作,抱着甭管有枣没枣先打两杆子的心态,寻思着先埋颗可能有用的雷。

这也是为什么利亚姆将阿三对外资的限制,归纳为“坏消息”的原因……

曲卓被死鬼佬自我美化的措词逗笑后,招来了利亚姆疑惑的眼神。

心里稍一合计,为自己的笑找到了合适的理由:“合作不是问题。我们可以找一个值得信任的对象。如果找不到,就创造一个。”

“你的意思是……”利亚姆听懂了。

先赞同的点点头,随后神色再次凝重:“但是,我们不能将核心技术交给他们。你不了解他们,一旦将核心技术交出去,他们……”

“不,我非常了解他们。”曲卓脸上的笑意变大:“百分之六十……严格地说,一台精密仪器上几十颗螺丝的扭矩,都属于核心技术。

一家工厂的核心技术可以有五页,也可以有五百页。真希望阿三负责核验的官员不但专业,还能够恪守职责。”

“……”利亚姆挑眉,转瞬间就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但是我们都知道,呵呵……那是不可能的。”曲卓再次笑出了声。

“是的,那当然是不可能的。”利亚姆嘴角刚露出笑意,又再次皱眉:“就怕阿三不懂那些,意识不到离开我们,根本无法让工厂继续运转。”

“放松点。现在只是计划,又不是明天就要实施。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准备。也许,在我们真正实施时,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你说的对。”利亚姆的眉头舒展开。

“好消息是什么?”曲卓问。

话题岔的太快,以至于利亚姆反应了一下,才意识到曲卓问的是他刚说的,一好一坏两个消息中好的那个……

“老美的环保法管控越来越强势,让稀土产业的生产成本一再升高。他们也并不喜欢高耗能和污染严重的矿企。

同时东大的稀土产业发展迅速,且成本非常低。我想,用不了太久,老美在国际稀土市场的优势地位就会彻底丧失。

那时,会有大量企业倒闭,我们可以趁机以非常廉价的价格接收设备,顺便再雇佣一批失业的技术工人。”

“确实是好消息。”曲卓面上认同,心里嗤笑。

从六十到七十年代,老美掌握了从稀土开采到分离加工的全产业链。稀土氧化物的产量,占据世界产量百分之七十以上。

莫利矿业的溶剂萃取技术,一度垄断了全球百分之九十的供应链和百分之七十二的分离专利。

老美本身的储量也大,一千三百万到一千九百万吨,其中百分之八十在芒廷帕斯。

至于为什么从稀土产出大国变成百分百对外依赖,严谨的讲,并不像营销号吹嘘的那样,是我们通过竞争,把老美的相关产业全干黄了。

只能说东大稀土的出现,帮助老美坚定了舍弃稀土业的决心。

这里面的核心关键点,是溶剂萃取技术。

该技术在稀土提纯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放射性元素和重金属。每生产一吨稀土氧化物,会产生两百到三百吨酸性废水,十到十五吨的放射性废渣。

处理这些废水和废渣,花费无疑是高昂的。

毫无疑问,没人会去花那份冤枉钱,直接倒坑里,排河里多省事。

结果就是,周边地下水受到了严重污染,致使受影响区域的居民癌症高发。

70年老美成立了环保署,随后几年颁布了一系环保法案。

这个之前提过,对垃圾燃烧的有害排放控制,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三菱的垃圾发电设备之所以在降排上花了大力气,就是为了适应环保法案打入老美市场。

稀土企业同样受到环保法案的波及,被要求必须处理废水和废渣。

为了达到环保要求,企业需要投入巨额资金改造生产线。总资产两亿美元的莫利矿业,只搭建废水处理线就耗资八千万美元。

这还不算,环保法案的严苛程度不断提升,企业的环保支出也持续飙涨。

当时间进入八十年代,环保支出已经占到营收的百分之四十。

是营收,不是利润。

导致生产成本从每吨一千两百美元,暴涨到三千八百美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