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哩kanshuli.com

比如,弘农杨氏出身的杨彪,四世三公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是其迎娶了司徒袁安曾孙女。

而杨氏与袁氏联姻,才得以在关东士林中稳立脚跟。反观如今马腾入朝,背后牵动的不仅是关中、凉州武力归附,更是曹氏有意借机扶植关西势力之意,以平衡朝中关东士族独大的局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要知道在此之前,关西这边在中枢的代表之一就有杨彪,而除了此人外,还有司马防等人。

不过司马防谨小慎微,一般不会轻易涉及朝堂之争,在这方面啊,司马防是很好的遗传给司马懿了。

除却这些外,曹昂还看到了很多。

比如对关东诸族的制衡,要知道在此事前,丞相府是征辟了一批三河、关中才俊的,三河的常林,杨俊,王象,审固,荀纬;关中的吉茂,苏则;不过跟上述提及的,终究是差点意思的。

这批人虽有才名,但根基浅薄,难以真正撬动朝局。

比如借此事,对荀彧的敲打,继而使汝颍一派明确站位,是到底坚定跟着曹氏走,还是左右摇摆?

在兖州之变发生后,汝颍这一派,就随着荀彧的崛起,而取代了兖州一派,成为谯县曹氏的左膀右臂,其影响力跟沛谯一派不相上下,而问题是沛谯这一派,真要把曹氏、夏侯、丁家三族摘出去,这底蕴是比不过汝颍一派的。

也是这般,曹昂还看出了一点,即曹操有意将曹氏、夏侯、丁家三族给彻底摘出来,成为有一定超然地位的存在。

“严文则的信发派出去了?”

越想越头大的曹昂,将所持公函放下,伸手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对贾诩说道。

“发派出去了。”

贾诩这才开口,“此事由郭奉孝亲为。”

“这倒是叫某有些束手束脚了。”

曹昂轻叹一声,皱眉对贾诩说道。

在贾诩面前,曹昂向来是有什么说什么,当然涉及到核心谋划,不到关键时刻,他是不会讲出的。

“公子说的不错。”

贾诩微微低首道:“在现有的风波下,公子不仅要考虑朝中局势,还要涉及到马腾入朝之谋。”

“许都可以有变,但动荡不能太大,真要是波及的太多,这一旦传到凉州治下,定然会叫马腾心生忌惮的,而此谋真要不了了之,这……”

贾诩讲这些时,曹昂缓缓闭上双眸,身倚在凭几上,一股无形的压力在他心头蔓延开来。

这变的也太快了。

真要是跟不上曹操的思维,那是要出大乱子的。

关键是在这件事上,曹昂还隐隐品到一点,那就是曹操的改变,怎么说呢,不管在曹氏取代刘氏一事上,曹操到底是怎样想的,或许会做,或许不会,但有一件事却是能明确的。

即谯县曹氏要彻底占据中枢核心之位,而这必然要叫汉天子成为虚君,与此同时要凌驾于诸族之上。

这在过去不是没有过。

而想要达到这一步,就必然要进行权力洗牌,只不过这个洗牌,不再是仅限于谯县曹氏内部了,还将上升到整个中枢,而在这个洗牌下,谁要成为谯县曹氏的绊脚石,那曹操是毫不犹豫的会扳倒的。

也就是说,在今后,曹操将长期坐镇中枢了,再不会轻易外出行军。

这也就意味着曹昂要顶上这部分,没有动荡发生时,就待在中枢分管一摊子,一旦出现威胁到天下秩序,中枢局势的,曹昂就要亲统大军出战,以增持谯县曹氏的威慑!!

“父亲还真是给学生出了个难题啊。”

曹昂睁开眼,目光沉静却透着凝重,缓缓道:“既要稳住朝堂格局,又要应对外部之变,稍有不慎便会引发连锁反应,如此说来,有些人可以敲打,但却不能趁势拿下。”

“公子英明。”

贾诩抬手作揖道。

这也是他此来的原因,因为在曹操、曹昂这边,他都是有涉足一些事的,故而在一些时候,他必须要表明立场,以避嫌隙。

当然贾诩也知,这是曹操在有意考验的,真要论起来,贾诩的位置也很如履薄冰,既要站在曹操这边出谋划策,又要站在曹昂这边权衡利弊,他要是敢有私心的话,必然是会被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