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哩kanshuli.com

“丞相,涉及收田租令,冀豫荆三州牧府、刺史部俱已回函,会严格按丞相府所定,在治下所辖郡国县……”

许都,丞相府。

长史王必跪坐于锦垫上,抬手朝斜倚凭几,闭目养神的曹操行礼禀明,只是在讲这些话时,王必却带有些许紧张,不时抬眸偷偷观察曹操的面色。

“嗯?”

曹操带疑的声音响起,王必心下一紧,连忙低头垂目,不敢与之对视。

曹操缓缓睁开眼眸,皱眉打量着王必,过了片刻,这才开口道:“兖州呢?”别看只寥寥数字,但王必已听出曹操的不满。

到底是丞相府有司的疏漏。

还是兖州方面的拖延?

“兖州刺史部尚未复函。”

王必不敢有任何迟疑,立时便向曹操如实禀明。

无论如何,不能让丞相对其有看法。

“尚未复函?”

曹操向前探探身,紧紧盯着王必。

“是。”

王必惜字如金。

这个时候他不能带有别的导向,因为兖州刺史刘馥不简单,一个是其为汉室宗亲,一个是其籍为沛国相县,其与曹操有交集,是讨伐国贼袁术之际,说服一些群体主动归顺曹操,这使曹操对其颇为看重。

而在同一时期下,同为汉室宗亲的陈王宠,在讨袁之战后被曹操设计夺取兵马,赴许都就任大宗正,因为此事是起一些不利曹操的舆情,好巧不巧,在这件事上刘馥却说了些曹操的好话,这让曹操对其印象加深。

故而刘馥在朝出任要职,不过这也使刘宠对刘馥生出嫌隙,这都是公开的秘密,直到曹操发动北伐,袁绍病死范阳,重创汝南袁氏一脉,得以拿下冀州全境,针对地方各州调整随即展开,曹操顺势将刘馥外放为兖州刺史,这是有着诸多深层次考虑的。

曹操指节轻叩凭几,眸光微闪,忽而低笑一声:“刘元颖,这是想借势试探某啊。”

王必闻言心头一震,不敢接话。

“还真叫子修说准了,呵呵…”

带有自嘲的声音响起,使此间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脚步声此时在堂外响起,曹操那带有些许冷意的眼眸抬起,却见许褚挎刀快步从堂外走了进来。

“丞相!”

看到低首的王必,许褚微微一顿,随即抱拳道:“公子去尚书台了。”一句话,让王必心头骤然一紧,下意识侧首看向了许褚。

反观曹操眸光微凝,目不斜视的打量着许褚。

“此事在朝中有司传开了。”

许褚沉声补充。

“知道了。”

曹操淡淡回了句,朝许褚摆摆手,随即看向王必,“以丞相府的名义,给东郡、泰山郡、济阴郡去函,命他们在各自治下试行收田租令。”

“喏!”

王必不敢有任何迟疑。

“仲康。”

“末将在!”

曹操目光沉静,看着许褚说道:“叫奉孝来见某。”

“喏!”

许褚领命转身,这一刹,王必心跳加快许多,仿佛预感到什么,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堂内气氛凝重如铁。

反倒是曹操,此刻却已闭上双眸,眉宇间隐隐浮现有一丝倦意,不过微扬的嘴角,体现出曹操别样的内心。

这一刻,没有人知晓曹操在想些什么。

正如在这一刻,更无人知晓曹昂在想些什么。

以卫将军之名,在许都搅动风云变幻下,曹昂似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毫无征兆下来了尚书台,关键是在此之前曹昂去了车骑将军府,那是大张旗鼓的,眼下也是,这如何能不叫人多想?

尚书台,尚书令署。

典满、许仪如门神一般,挎刀立于阶前,冷峻目光直视前方,这使尚书台上下无不警觉起来,特别是六曹尚书处,别看一个个都待在各自公署内,但一个个的关注全都在尚书令署这边。

紧张氛围笼罩于此。

风拂过庭院,卷起几片枯叶,而掠过之处,树枝连带树叶沙沙作响。

“令君颇喜六安瓜片?”

彼时,尚书令署正堂。

曹昂轻抚手中茶盏,语气平淡如叙家常,带有淡淡笑意看向荀彧,荀彧抬眸迎着曹昂的注视,看了眼手边茶盏,随即微微一笑道:“彧是挺喜欢的,所饮诸茶中,独此有股特殊香气,说来彧要谢公子所赠。”

言罢,荀彧一撩袍袖,抬手朝曹昂行礼。

“令君喜欢就好。”

曹昂放下茶盏,抬手朝荀彧还礼,随即说道:“等到回卫将军府,昂派人去庐江郡,让扬州方面为令君准备些。”

“不必了公子。”

荀彧轻摇头,神色温和道:“许都就有卖此茶的,彧可差人去买,不必如此大费周章,为一时口腹之欲,实在太……”

“令君觉得太劳民伤财?”

曹昂轻笑一声,打断了荀彧所讲。

说罢,曹昂看向荀彧,荀彧迎着曹昂的注视。

“是。”

荀彧沉默片刻,微微点头道:“社稷初定,彧忝为尚书令,该以身作则才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呵呵。”

曹昂笑了起来,“令君忧国忧民之心,实乃我等楷模,然令君可知,此茶能为庐江带来多少获益?”

听闻此言,荀彧眉头微蹙,打量着曹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