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9章 省委的公开肯定 (2 / 2)
看书哩kanshuli.com
“省政府有关厅局要主动指导,帮助晋阳市把好的思路变成可操作、可持续的具体政策。对于改革中遇到的共性问题,省里要抓紧研究,拿出省级层面的解决方案,不能把所有压力都推到市里。”
他既肯定了晋阳,也指出了问题,更对省级部门提出了要求,体现了高超的平衡艺术。
“总之,改革要鼓励探索,也要注重规范;要允许试错,也要及时总结完善。希望晋阳市再接再厉,也希望各省直部门积极支持配合,共同把我们河东省的医疗卫生事业搞上去,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就医的难题。”
梁群山的定调,让这场围绕晋阳医改的公开交锋,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
李东沐凭借充分的准备和有力的回应,成功顶住了压力,赢得了省委主要领导的初步认可。而高志远,虽然未能达到否定晋阳医改的目的,但也成功地将财政风险和可持续性问题摆上了台面,为后续的较量埋下了伏笔。
散会后,李东沐走出会议室,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他知道,这只是一场战役的结束,整场战争还远未终结,高志远绝不会善罢甘休,梁群山书记的态度,也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和争取。
接下来的路,依然充满挑战。
省委座谈会上的交锋,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河东省的权力阶层,李东沐顶住高志远的公开质疑并得到梁群山书记原则性肯定的消息,很快通过各种渠道传开。
晋阳市的干部们,尤其是医改团队的成员,士气为之大振。而另一方面,反对阵营的人则明显收敛了不少,至少在公开场合,对晋阳医改的指责声音小了许多。
李东沐没有丝毫轻松。他清楚地记得梁群山书记那句“关键要落到实处”和“风险要兜牢”。这既是要求,也是悬在头顶的剑。
如果晋阳不能尽快在医改上拿出更过硬、更具说服力的成效,特别是不能在钱的问题上找到可持续的出路,那么之前的肯定很容易化为乌有,反对者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当晚,李东沐便立刻召集了核心班子和医改领导小组开会。
传达过省级层面会议精神后,李东沐直接开门见山,提出要求。
“我们顶住了第一轮压力,但是梁书记和高书记都提到了财政可持续性这个核心问题。若是问题不解决,我们的医改就是沙滩上的城堡,经不起风浪。”
会前,李东沐已经和市长周卫国进行了沟通,并达成了下步工作共识。
因此,市长周卫国很快便接口道:“书记说得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关键中的关键。如果省医保局给予不了支持,按病种分值付费的设想就无法落地,医院从卖药品、卖检查转向卖技术、卖服务就是一句空话,财政的输血就看不到尽头。”
“省医保局那边,态度还是很模糊。我上次去沟通,他们虽然没明确拒绝,但反复强调技术复杂性、数据基础薄弱、需要循序渐进,说白了就是不想动,或者不敢动。”分管医疗卫生的副市长叹气道。